28
2013
-
05
湖北神丹牽頭 皮蛋制作技藝申遺工程正式啟動
所屬分類:
2011年6月底,美國CNN將皮蛋評為最惡心食物之首,事隔一個多月,美國知名雜志《福布斯》網站評選最惡心“美食”,皮蛋再次上榜。系列事件引起國內企業對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宣傳的反思,8月14日,湖北神丹公司正式啟動申報中國皮蛋制作技藝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1年6月底,美國CNN將皮蛋評為最惡心食物之首,事隔一個多月,美國知名雜志《福布斯》網站評選最惡心“美食”,皮蛋再次上榜。系列事件引起國內企業對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宣傳的反思,8月14日,湖北神丹公司正式啟動申報中國皮蛋制作技藝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美國媒體為什么屢次拿皮蛋說事,究其原因,除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對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宣傳、保護不夠。”啟動儀式上神丹公司副總經理表示。
此前,在“中華皮蛋傳統制作技藝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圓桌會議上,來自海峽兩岸的蛋品專家、生產企業和“申遺”專家倡議發起中華皮蛋傳統制作技藝“申遺”工作。皮蛋申遺發起人、湖北神丹公司董事長劉華橋表示,作為中國最大的蛋品企業,決定牽頭為皮蛋申遺。
劉華橋還表示,皮蛋制作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進行了傳承與創新,現代食品加工技術與保護傳承傳統制作技藝并不矛盾,二者可以相得益彰。“讓后人喜歡,讓老外喜歡”是神丹人的追求,神丹牽頭皮蛋申遺,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中華飲食文化,使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發揚光大。
皮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
我國制作皮蛋歷史久遠,皮蛋大約發明于14世紀,也就是明代初,至今能查找到的最早的文字記錄是1504年成書的《竹嶼山房雜部》——混沌子:取燃炭灰一斗,石灰一升,鹽水調入,鍋烹一沸,俟溫,苴于卵上,五七日,黃白混為一處。這種“混沌子”,就是最早的皮蛋。
啟動儀式上,湖北省畜牧獸醫局李朝國研究員表示,皮蛋在明代發明以來,深受人們喜愛,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加工歷史,從清朝末年就開始出口到英國、日本等國家。皮蛋不僅是中華飲食文化中對人類飲食制作加工的一大貢獻,也是世界蛋品加工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創造。
華中師范大學教授、中國餐飲文化大師姚偉鈞還介紹,中國的蛋品文化習俗源遠流長,蘊含了豐富的人類智慧。在民間,有端午女婿給岳母送節禮蛋,端午吃皮蛋、咸蛋,還有三月三有吃地菜煮雞蛋,結婚生子等喜事吃紅喜蛋,母親給孩子掛蛋兜辟邪等習俗。
湖北傳承創新皮蛋產業
“千湖之省”的美譽、得天獨厚的淡水資源,締造了湖北悠久的家禽養殖歷史和皮咸蛋加工歷史,曾創下17年禽蛋收購量居全國第一、連續11年禽蛋出口量位居全國第一的輝煌,湖北鴨皮蛋產量與出口量均列全國第一。我國在清朝末期已經開始對外銷售皮蛋,目前出口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每年皮蛋加工、銷售量高達300萬噸左右。
湖北創新了皮蛋制作技藝,上世紀八十年代后,皮蛋中鉛含量對人體的危害逐漸被人們所認識,湖北省商檢局、湖北省糧油進出口公司組織皮蛋加工傳承人在國內率先使用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代替了傳統加工用的氧化鉛加工工藝,完成了皮蛋產品創新升級。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湖北神丹公司在國內率先推行皮蛋的恒溫腌制,實現了傳統皮蛋加工的標準化,并開發出清涼味皮蛋、無斑點皮蛋、含鋅皮蛋等新工藝、新產品。2011年1月,神丹公司牽頭修訂了《皮蛋國家標準》,傳統有鉛加工皮蛋的工藝被終結。
皮蛋非遺申報意義重大
“一脈文心傳萬代,千古不絕是真魂。”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曉慧,引用溫家寶總理的一句話道出非遺申報重大意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社會得以延續的文化命脈,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據其介紹,目前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已擁有國家級106個、省級353個,但非遺申報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張曉慧表示,在全球一體化和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已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皮蛋制作技藝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對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引起全社會重視和關心、參與、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將產生積極影響。
湖北神丹牽頭 皮蛋制作技藝申遺工程正式啟動